Plexon的V-Probe、U-Probe、S-Probe是适用于急性实验的线性电极,尤其适用于大动物比如猴子的深部脑区记录。不锈钢材质为主要支撑结构,非常的结实耐用,并且支持各种定制。
Plexon的V-Probe、U-Probe、S-Probe是适用于急性实验的线性电极,尤其适用于大动物比如猴子的深部脑区记录。不锈钢材质为主要支撑结构,非常的结实耐用,并且支持各种定制。
V-Probe
V-Probe是最常用于深部脑区记录的电极,尖端如图,其电极尖端距离最近的电极位点的间距是最短的。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电极植入过程中的组织损伤。
U-Probe
U-Probe是最早也是最经典的电极,与V-Probe相比,这样的设计尖端会更结实一点,但是同时尖端距离最近记录位点的距离也更大一些。U-Probe电极尖端形状与注射器针头类似。
S-Probe
S-Probe是Plexon Probe推出最新的尖端设计的电极,这也是最结实的一种设计。整个电极尖端使用不锈钢材质加固,使尖端的形状更接近于削尖的铅笔的形状。不推荐使用任何一款Plexon Probe去穿透硬脑膜,但是,如果有实验要求必须使用Probe去穿透硬脑膜可能使用S-Probe的效果会更好。
8,16,24,或者32通道
Single排列适用于所有的类型Probe电极中,Stereotrode或者Tetrode只能在U/S Probe中选择
可以选择性的添加给药通道或者光纤,并精确的添加的电极的记录位点中去
整个结构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非常的结实耐用
参数 |
U-Probe |
V-Probe |
S-Probe |
备注 |
应用 |
急性 |
|
||
通道数量 |
8, 16, 24, 或32 |
|
||
电极总长度 |
30-150mm |
范围内的长度都能够定制。常规定制的长度为100mm。电极总长度的距离是从电极接口下方到电极尖端的距离。另外电极总长度与加强管的强度至少有25mm的长度差。 |
||
电极直径 |
185-500μm
|
电极的直径取决于电极通道、给药通道以及光纤的数量。 |
||
加强管长度 |
5-125mm |
范围内的长度都可以定制 |
||
加强管直径 |
460或者640μm |
|
||
电极点组成 |
15,20,25和40μm直径铂铱合金电极位点 |
15μm的电极位点直径推荐用于single unit记录 |
||
电极排列 |
Single, Stereotrode, 或Tetrode |
Single |
Single, Stereotrode, 或Tetrode |
Single排列是最常用的;Stereotrode和Tetrode更用于神经元密度高的脑区,比如海马 |
电极间距 |
50, 75, 100, 150或者200μm |
100, 150,和200μm最常用; |
||
电极尖端距离最近的电极位点间距 |
根据实际情况 |
300μm |
根据实际情况 |
通道1距离电极接口最近。电极尖端距离最近的电极位点间距受电极尖端角度以及电极直径影响 |
加强管角度 |
可以 |
有角度之后能够允许在相近范围内使用多根probe。加强管可以弯成的角度为0-45° ,并且这个角在加强管的中间位置 |
||
毛细管的内径及外径 |
40μm,60μm |
毛细管会轻微与电极排列的中线有点偏移 |
||
光纤ID, OD,NA |
46μm,50μm,0.66NA |
光纤会轻微与电极排列的中线有点偏移 |
||
可添加的毛细管及光纤的最大数量 |
Single:Up to 4 Stereotrode or Tetrode:Up to 2 |
4 |
Single:Up to 4 Stereotrode or Tetrode:Up to 2 |
Single电极排列:能够将添加的毛细管及光纤添加在任意推荐的位置 U-Probe和S-Probe的Stereotrofr和Tetrode排列:能够将2个毛细管或者光纤添加在任意推荐的位置。 |
电极接口 |
8通道:CON/8o50m-10P 16通道:2x CON/8o50m-10P, CON/16m-V or CON/16o25m- 18P 24通道:3x CON/8o50 or CON/32m-V 32通道:CON/32m-V |
|
||
使用寿命 |
很结实,能够重复使用30次以上 |
在正确的使用方法下,可以大量的重复使用 |